一、10类被重点稽查的企业
1. 长期零申报或亏损企业
-连续3年零申报、收入成本明显不匹配或长期微利却规模扩张的企业。
2. 频繁作废发票/红冲发票企业
大量作废数电票、红冲比例异常(如季度红冲率超30%),可能被认定为调节收入。
3. 进销项严重不匹配企业
-进项为钢材、煤炭等大宗商品,销项却是软件服务等,或进销项行业分类明显不符。
4. 个人账户频繁收付款企业
通过私户、微信/支付宝收款隐匿收入,与公户资金流动不成比例。
5. 虚列成本费用企业
员工工资与行业差异大、大量无凭证暂估成本、会议费/咨询费异常增高。
6. 数电票受票异常企业
-大量接受跨省发票、同一IP地址集中开票、或关联企业间环开发票。
7. 税负率异常企业
增值税税负率、所得税贡献率长期低于行业预警值(如制造业增值税税负<2%)。
8. 社保与工资不匹配企业
社保人数与个税申报人数差异大,或社保基数低于实际工资。
9. 高风险行业企业
直播电商、医美、中介服务、再生资源等虚开发票高发行业。
10. 关联交易不合规企业
与关联企业间定价不合理(如低价转让资产)、资金往来无商业实质。
二、税务稽查手段升级
1. “金税四期”大数据监测
- 通过发票、资金、物流、社保等多维度数据交叉比对,自动识别异常。
2. “数电票”全链条追踪
发票开具、传输、抵扣全流程数字化,虚开、篡改行为难隐匿。
3. 跨部门联合稽查
税务、银行、市场监管等部门数据共享,穿透式核查企业真实经营。
三、企业应对建议
1. 自查整改
- 梳理历史发票、申报数据,排查红冲、作废、上下游关联交易风险。
2. 业务真实性证明
保留合同、物流单据、付款凭证等链条证据,避免“四流不一致”。
3. 合规优化税负
通过合法途径(如税收优惠政策、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降低税负,而非人为调节。
4. 关注行业预警值
定期比对增值税、所得税税负率与当地同行业平均水平。
四、提醒
2024年起,数电票试点已覆盖全国,税务机关可通过“全国电子发票服务平台”实时监控企业开受票情况。建议企业尽快完成合规体系搭建,避免因历史问题被“秋后算账”。
如需进一步了解行业具体预警指标或自查模板,可提供更多信息后获取针对性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