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税友大家好,欢迎来到老戴讲税的时间!
上几期老戴分享了有关汽车行业的指引,本期开始,分享另一个行业的指引——电力行业篇。
国际惯例,指引开篇先分享了我国电力行业的概况以及财务核算的特点。本期,老戴先和大家分享一下概况。
一、行业概述
(一)电力行业组织机构
我国的电力行业属于国家调控和保障型行业,同时也存在部分地方性的电力企业。2002年12月29日,十二家涉及电力改革的相关企业和单位正式成立,包括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两大电网公司、五大发电集团和四大辅业集团。随着2015年国务院电力体制改革9号文件的发布,今后电力市场将呈现逐渐放开走市场化道路的趋势。
两大电网公司包括国家电网公司和南方电网公司,其中国家电网公司下设华北(含山东)、东北(含内蒙古东部)、华东(含福建)、华中(含四川、重庆)和西北5个区域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由广西、贵州、云南、海南和广东五省电网组合而成。
五大发电集团为华能集团、大唐集团、华电集团、国电集团、中电投集团 (2015年5月29日,由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与国家核电技术有限公司合并组建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公司)。
四大辅业集团为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公司、中国水电工程顾问集团公司、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公司和中国葛洲坝集团公司。2011年9月29日中国葛洲坝集团公司、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公司合并组建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公司、中国水电工程顾问集团公司合并组建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二)电价市场化改革的主要举措
2002年4月12日,国务院下发《电力体制改革方案》,对电力产业的管制结构进行了调整,建立了独立的监管机构,并改革电价机制,全面启动了市场化改革的进程,主要包括重组国有电力资产、建立电力监管机构、改革电价机制等内容。下面主要介绍电价改革内容。
1.上网电价。上网电价由政府价格主管部门按照补偿成本、合理收益、依法计税的原则核定。
2004年以来,为发挥价格信号引导电力投资、约束成本、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国家以社会平均成本为基础,按区域或省为单位制定了新投产发电机组的标杆上网电价,并事先向社会公布,未来新投产发电机组均按公布的标杆上网电价执行,彻底摒弃了“一厂一价”事后定价的管理方式。
此外,从2005年起,结合东北区域电力市场的建设,国家在东北地区进行了两部制上网电价改革试点,即对参与市场竞争的电厂,上网电价分为容量电价和电量电价,容量电价由政府价格主管部门制定,电量电价由市场竞争形成。
2.输配电价。现阶段,由于我国电网企业集输电、配电、售电于一体,并且输配电业务与三产不分,因此,对经营共用电网的电网企业、省电力公司,尚未核定独立的输配电价,其输配电环节费用包含在对用户的销售电价中。但对于资产比较明晰、独立核算的跨省区专项输电工程,如二滩电站送出工程、西电东送输电工程、三峡电站输电工程等,则单独核定了输电价格。同时,对进行大用户向发电企业直接购电试点的地区,也单独核定了电网输电价格,近期暂按交易所在电网对应电压等级的大工业用电价格扣除平均购电价格的原则确定。
3.销售电价。2011年12月,为促进节能减排,国家发改委出台《关于居民生活用电实行阶梯电价的指导意见》并调整各大区域电网电价,通过运用价格杠杆,调节电力供求,促进电力资源优化利用。2015年3月《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发〔2015〕9号)出台,作为新一轮电改的核心,电价机制改革、电价市场化、输配电价格改革都将发生较大的变化。
二、生产基本流程
(一)基本生产经营流程
电力系统是由发电、输配电、变电、用电设备及相应的辅助系统组成的,集电能生产、输送、分配、使用为一体的统一整体,可分为发电、输电、系统调度、配电等环节。
1.发电环节。发电环节是指通过各种生产方式将其他能量转化为电能的电力生产环节。按照能源的转换方式,发电方式主要有火力发电、水力发电、核能发电及其他能源发电。
从电力市场竞争角度,发电经营主要考虑三个方面:装机容量、发电量和由电源类别决定的发电成本结构。装机容量决定了发电企业在电力市场中的供给能力,发电成本结构主要受电源种类影响,例如水电与煤电比较,煤电企业因为购煤而比水电企业承担了较高的生产经营成本。
(2)输配电环节。发电厂生产的电能要通过输电系统输送至配电环节,然后再由配电系统供给用户。电能的输送一般采用高压输电,一般为500千伏跨省市主干网,目前我国已建成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特高压输电工程,电压等级达750千伏,最高可达1000千伏。配电业务基本任务是把电力从输电系统传送、分配给用户。配电环节上接输电系统,下接终端用户,配电系统本身不使用、不储存电能,只负责传送、分配电能。电能通过配电线路流向用户,并由电表记录用户使用的电量。
(3)系统调度环节。系统运行调度包括协调发电厂处理和平衡负荷需求两部分内容。电力运行调度时刻监控负荷的变化,下达电厂启动或停机指令,实时调度整个电网。电力调度机构会根据典型负荷曲线提前为电厂排定发电计划。但由于难以预测实际电力需求,电力调度需要对预测电量之外的电量进行平衡,包括增加或减少发电计划,甚至在必要的情况下,调整用户的电力需求。
(二)几种电力企业的生产工艺及流程
1.火力发电企业生产工艺及流程
(1)生产原理。利用燃料燃烧所发出的热量把水加热,使水受热后变为蒸汽和过热蒸汽,以蒸汽为中间介质送入汽轮机,推动汽轮机转动,汽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机发出电能。整项发电过程即是能量转换的过程,即燃料的化学能转变为热能、在汽轮机中热能转变为机械能、在发电机中机械能转换成电能。
(2)主要设备。生产的主要设备包括制煤设备(将原煤粉碎)、输煤系统(将粉煤输至锅炉)、锅炉、汽轮机、发电机、变压器、配电装置、冷却塔、供水系统、水处理系统、除灰渣系统、电除尘器、脱硫装置、脱硝装置、灰仓、烟囱、灰场等。其中锅炉、汽轮机和发电机被称为火力发电厂的三大主机。
(3)主要生产过程。一是输煤皮带将煤输送至制粉设备制成煤粉然后送至锅炉,煤粉燃烧将锅炉中饱和水加热成高温高压的过热蒸汽,送至汽轮机内推动轮机运转,带动发电机转动,发出电能输送至电网。二是锅炉燃烧后产生的粉煤灰及煤渣用汽车运输至灰场存放,粉煤灰及煤渣大部分再综合利用。三是生水通过制水设备处理成合格的除盐水后进入除盐水箱,然后通过除盐水泵送入除氧器用于补充锅炉排污及系统泄露损失,维持水汽系统循环。四是进入汽轮机做功后的低温低压蒸汽进入凝结器冷却成凝结水,经过凝结水泵升压送入除氧器,经除氧器除氧后,由给水泵送入锅炉。
(4)主要产品。发电企业的主要产品是电力,包括上网电力产品、生产用电力产品和用于其他方面的电力产品。副产品包括发电过程中产生的粉煤灰、灰渣、蒸汽、水(含除盐水)、压缩空气等,和脱硫生产的石膏、硫酸、硫酸铵、硫磺等产品。以及生产维护、修理过程中会产生废旧设备及废旧物资等。
2.水力发电企业生产工艺及流程
(1)生产原理。水力发电利用水的势能、动能发电,包括常规水电、抽水蓄能及潮汐等发电。因水力发电厂所发出的电力,电压比较低,要输送给距离较远的用户,就必须将电压经过变压器增高,再由空架输电线路输送到用户集中区的变电所,最后降低为适合家庭用户、工厂用电设备的电压,并由配电线输送到各个工厂及家庭。
(2)主要设备。主要设备包括水工建筑物(挡水建筑物、泄水建筑物、闸门、用水建筑物)、水力机械设备、水轮机、发电机、变电设备、配电设备及其他辅助设备等。
(3)主要生产过程。水电企业的生产过程与火电较为类似,均是能量转化的过程。
(4)主要产品。其生产原材料主要是水,因此产生的副产品与火电企业相比非常简单,没有粉煤灰及脱硫产品的产生。
3.风力发电企业生产工艺及流程
(1)生产原理。利用风力带动风机叶片旋转,由于叶轮转速非常低,通常会通过齿轮箱将旋转的速度提升至发电机额定转速(直驱机组是由叶轮直接驱动发电机),来驱动发电机发电。依据目前风机制造技术,大约是每秒3米的微风速度机组就可以启动(但还不能发电,一般风速接近4米才可以发电)。风力发电机输出的交流电,经变频、变流后输出690V、50Hz交流电,再通过机组箱变升为10-35KV高压电,通过集电线路输送到升压站,由主变压器升为110KV或330KV电压等级后输送到国家电网。
(2)主要设备。一是风力发电机组:风电机组基础、塔架、叶片、传动系统、风力发电机、变流系统、控制系统;二是输配电设备:箱变、集电线路、电缆、光缆;三是变电设备:升压变压器、断路器、二次设备、并网设备。
以上老戴摘录了一些指引对概况的描述和大家分享,详细的老戴就不转载了,有兴趣的税友们可以在网上搜索看到全文。限于篇幅,有关财务核算特点和特殊税收政策下期再分享。
本期的分享就到这里,感谢阅读,老戴讲税,不是靠吹,拜拜!